清城區2012年一季度經濟運行綜述
2012年是實施“十二五”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,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對于整個規劃的實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。從今年一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,我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全面回落,經濟發展形勢相當復雜嚴峻。初步核算,全區一季度實現生產總值53.9億元,同比增長5.9%,為近年新低,同比回落13個百分點。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.86億元,同比增長4.8%;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8.51億元,同比增長6.9%;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1.53億元,同比增長4.7%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4.9:62.7:32.4發展變化為7.2:52.9:39.9,第二產業比重降幅較大,同比下降9.8個百分點。
一、一季度經濟運行基本情況
(一)工業生產停滯不前, 增長乏力
一季度,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6家,同比減少24家,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65.7億元,同比增長7.7%,增幅同比回落118.3個百分點;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22.4億元,同比增長7.5%,增幅同比回落37.5個百分點。造成我區工業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有:一是新增企業少,拉動乏力。去年二季度至今,我區新上2家規模企業,今年一季度完成產值僅8283萬元,對工業經濟增長的拉動微乎其微。二是國際經濟環境持續不振,企業減產、停產、關閉的現象增多,尤其是受國際銅價下跌的影響,我區以銅材為主的有色金屬行業生產受到嚴重沖擊,一季度完成產值93.1億元,同比下降1.3%。全區116家企業中,有54家企業出現減產,占總數的46.6%。新陶星陶瓷、廣贏鋁業、利鑫鋁業先后關閉,江銅長盈銅業停產,桂濤鋁業、毅剛鋁業等處于半停產狀態。
(二)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缺乏亮點
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,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嚴重不足,投資的數量和質量均明顯下降。一季度,全區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6個,同比減少99個,累計完成投資總額28.9億元,同比增長14.9%,增幅同比回落3.3個百分點,全區7個街鎮的固定資產投資有4個出現負增長。房地產投資主導了我區一季度投資的增長,累計完成投資24.6億元,同比增長1.28倍。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對比基數較小所致。去年1-2月省不允許新項目入庫上報,所以一季度的房地產投資總額相對較小,加上今年一季度有碧桂園新亞山湖城等新項目的強勢拉動,所以才有較大增幅的拉動。隨著對比基數的逐步增大以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進一步延續,我區固定資產投資高開低走的局面會越發明顯。
(三)消費需求減弱,消費增長陷入困局
金融危機后,國家的各項促消費優惠政策使近幾年的消費品市場一直持續強勢,但同時也透支了消費者的未來消費需求,隨著“以舊換新”政策的結束以及“家電下鄉”等政策的逐步淡出,消費品市場開始轉入低潮期。一季度,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.3億元,同比增長9.5%,增幅同比回落10.4個百分點。其中批發業完成7.43億元,同比下降3.2%;零售業完成34.83億元,同比增長12.8%;住宿業完成0.72億元,同比增長8.1%;餐飲業完成2.34億元,同比增長7.2%。一季度,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.1%,同比上漲4.1百分點,物價的高位運行更進一步影響居民的消費意欲。
(四) 財政收入增幅放緩,金融形勢較為穩定
經濟環境轉淡,企業生產經營困難,可適合就業崗位減少,直接影響了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。一季度,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.94億元,同比增長12.4%,增幅同比回落18個百分點,其中稅收收入1.46億元,同比下降2.7%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.58億元,同比增長47.1%。金融市場較為穩定,市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11.9億元,比年初略降0.8個百分點,各項貸款余額349.6億元,比年初增長12.3%。
(五)對外經濟喜憂參半
金融危機后,我區對外經濟一直持續低迷不振,一季度,在國際經濟環境仍不景氣的情況下,我區實際吸收外資在近年低位運行的基礎上有了較大回升,1-3月累計吸收外資2965萬美元,同比增長69.6%,但可惜外貿出口仍然走不出低迷局面,1-2月累計完成外貿出口總額1287萬美元,同比下降11.4%。
二、存在困難和問題
美國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還未消除,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又接踵而來,為世界經濟發展增加了諸多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,全球經濟大環境將進一步惡化,經濟下行的風險明顯加大,全區經濟增長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壓力。
一是經濟發展后勁不足
從投資情況看,近幾年,受土地等因素的瓶頸制約,我區固定資產投資的后續動力持續減弱,增長速度逐年回落。固定資產投資不但項目少,規模小,而且結構也不夠合理,近幾年的增長主要是依靠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投資來拉動,進入生產性領域的投資越來越少。2011年,全區工業項目投資僅完成17.2億元,只占全區投資總額的11%,今年以來還沒有一個新開工項目。
從消費情況看,金融危機后,國家的各項促消費優惠政策掀起一段消費熱潮,幾年下來,消費者的未來消費需求已處于透支狀態,而“家電下鄉”“以舊換新”等國家促消費政策期滿后是否延續仍存在不確定因素,加上物價持續高位運行,居民消費意欲備受影響,社會消費品市場不容樂觀。
從出口情況看,由于全球經濟環境依然持續不振,國外需求減弱,我區對外貿易短期內難以有突破性發展。一方面外貿出口持續低位運行,今年1-2月同比仍然下降11.4%。另一方面,區內企業自身的出口能力也在減弱,今年一季度,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3.5億元,同比下降14.8%,
二是主導行業發展呈現走弱趨勢
首先是工業增長乏力,對經濟發展的拉動力減弱。一季度我區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創下近年新低,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.9%,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,僅拉動經濟增長3.4%,同比下降13.1個百分點。
其次是房地產業發展形勢嚴峻。目前,我區房地產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已經上升到13.4%,房地產業的發展程度如何對我區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影響很大。2009、2010和2011年是我區房地產業投資和銷售的高峰期,今后我區房地產業的熱度會有所回落,加上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繼續實施,我區房地產業的增長空間逐步被收窄,甚至會出現負增長可能。1-3月,全區完成房屋銷售面積27.4平米,同比下降7.4%;完成房屋銷售金額14.2億元,同比下降5.3%。
三是來自于國家統計制度改革的影響
首先是統計“四大工程”建設的影響。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一要求和部署,從今年開始,將全面開展基本單位名錄庫、企業一套表制度、數據采集處理軟件系統和聯網直報系統的統計“四大工程”建設,其中以統計數據采集方法制度的變化最大。今年,聯網直報制度將取代之前的全面統計報表逐級上報制度,企業統計報表統一實行企業網上直報,國家、省對統計數據質量進行直接監控。從前一階段全國各地試行的情況來看,采用網上直報取得的經濟指標總量一般比用原有方法統計的減少約15%左右,影響很大。
其次工業統計制度改革的影響。實行聯網直報制度后,工業統計口徑范圍發生較大變化,按照規定要求, 2012年我區一共有27企業因此而退出規模以上工業統計,減少產值400多億元。
三是社會消費統計制度改革的影響。省局規定,限額以下部分消費的增長不能超過12%。從我區的情況來看,全區限額以下部分的消費比重占了消費總量的70%左右,是拉動增長的主導力量,這部分的增速受省抽樣調查制度嚴格限制后,全區消費的增長只能靠限額以上企業部分來拉動,困難重重。
三、幾點建議
(一)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提升引進項目質量
在工業用地指標受到嚴格限制的情況下,今后我區要適時調整招商引資工作策略,要從優化投資結構方面入手,重點引進一些占地少,規模大,資金雄厚,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工業項目,增強工業的發展后勁。同時,要加強商務、物流、貿易、旅游、娛樂等第三產業項目的引資工作,為發展第三產業提供條件。
(二)全力加快落實引資項目的推進和建設速度
各級政府和各職能部門要加強配合,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,想法設法加快有合法用地手續項目的開工建設;要積極主動,密切聯系和跟蹤好去年“2.18”慶典和“6.18”招商會簽約項目的落實情況;要進一步加大區內重點項目的督查力度,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,全力加快項目的推進速度。
(三)想方設法保證工業企業的正常生產
要切實解決企業的融資難、招工難等問題,想方設法確保企業的正常生產,尤其是有發展前景企業的正常生產。同時,在新增企業不多的情況下,要加大現有企業的內部挖替力度,鼓勵和幫助企業努力實現增資擴產工作,拓寬工業經濟增長點。
(四)加強第三產業各行業基礎指標的收集工作
一是要加大房地產業的統計工作力度。鳳城、東城和洲心等3個房地產建設重點街道,必須加大對房地產企業的調查力度,大力抓好房屋銷售統計工作,特別是對一些已經銷售卻因為未結帳而未上報的房屋銷售面積,必須要按照實際進度統齊統全,努力扭轉我區房地產增加值負增長局面。二是要加強營利性服務業營業稅的征收工作,做到應收盡收,統齊統全,把營利性服務業的發展從數據上真實反映出來。此外,財政部門、統計部門等相關單位要做好一般公共服務支出、勞動情況等反映第三產業核算結果的基礎指標的統計工作,做到應統盡統。
(五)加強對企業網上直報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工作
國家實行聯網直報制度,企業在互聯網統一的平臺上就可以直接報送統計報表,雖然減少了報送環節,方便了企業工作,但是,統計數據在缺少地方政府統計機構審核評估的情況下,企業報送報表可能會出現一定的隨意性。因此,各級各部門切不可因為統計報表報送環節的減少而放松管理,反而要充分認識到情況的復雜性和艱巨性,加強對企業網上直報工作的引導和監督工作,提前對上報數據進行審核評估,確保統計數據真實反映我區經濟發展情況。
(六)要盡快落實目標責任。要盡快理順好工業和GDP等數據的銜接工作,將規模工業產值,增加值,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的預期目標迅速分解至各街鎮,以便督促落實。